Menu

Pages

Links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臺北 荒花

荒花
承德路一段69巷內的新店
書店、工作室與Café的複合
但以比例來看
Café的功用卻是最淡
室內有一種略帶詭異的違和感
BMG明明是Tony Bennet
牆上投影的又是日本黑白片
而陳列的書籍有著明顯的成人味道






店的中段是絹印台

目前營業時間只有週五六日一
其餘時間都將用來創作與思考

洗手間倒是一個亮點
因為燃著蠟燭讓我不想開燈
但是考慮衛生上的後果只能打消念頭
只提供一兩款蛋糕、茶、咖啡、酒
想在店內聚會並不適合
不過我卻在這裡的杯盤間想起了侘寂Wabi-Sabi
關於這個字的含義就請各自解讀(我問過好幾位日本朋友,但他們聽了都露出苦笑)





在窗前坐下孤燈照映
飲著水仙烏龍
再加上苦甜巧克力蛋糕
時間流動的緩慢
但彈指間卻已有四百念

目前的營運模式談不上獲利
也不似商業化的老屋欣力
至少是種嘗試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臺北 鳳盛小館(週二、五公休)

莊敬路242號
環境有點糟的鳳盛小館(還好沒有比裕記糟)

我不確定第二個字的發音
基本上外帶為主
堂食的桌位不多也有些雜亂
而由女性主理的燒臘店卻也少見
起手剁刀都要點力氣
店內的女師傅偏又身材纖細
但吃過幾次後就可以發現還真有幾份港味
最佳入店時間約莫五點
剛出爐的燒鴨先去首再刀劃由尾部滴油
此時不吃鴨腿尚待何時?

動作不快點就等著被外帶行列奪得先機
傍晚的客群中有近乎一半是要準備晚餐的菜色
起手就是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初次來我建議點個招牌飯
雞鴨叉燒還有臘腸都能嚐幾口
但必須說配菜很糟
燒鴨與叉燒很出色
雖然不是肥叉但鬆化程度很不錯
如果切一份回家自製叉燒蛋炒飯絕對好味道
雞肉倒是還好

如果內用切四分之一燒鴨內用的話還淋上梅醬

依現在的飲食標準絕對不健康
但久久一次用鴨油替嘴脣上色就當做久違的放浪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大安路 春日與三牛

任何新興經濟體都在其成長階段都對食物的質與量提出新的需求
如果你躬逢其盛
就可以體會海島上過去三十年日本料理的分流
口袋有些錢的客群會往新都里體系吃喝
而庶民所需求的大碗滿意
也自然會有店家亦步亦趨
年少的我以為日料的元素就是生魚片、壽司還有天婦羅
總想找個地方不傷荷包的大吃大喝
當時的首選是春日
同地段還有另兩家日料:三平及三牛
其中以三平較為高價但已停業多年

舊時春日的生魚片近乎是魚塊
我還見過兩個日本客人在生魚片上桌後說不出話繼而搖頭苦笑
要是你阮囊羞澀
這樣的份量會讓你非常快樂
平價份量大
所以服務品質絕對不是春日的核心價值
一直到現在
外場大姐們依舊不拘小節
傳菜點單時的表情都相當直白

而在餐點品質上
春日並沒有太大的進步
反像是開始劣化的趨勢
以生魚片定食為例

內容會有小菜、茶碗蒸、兩個配菜以及白飯與湯
配菜通常是蒸魚跟青菜


食材都是切剩的魚料而且腥味頗重
整份餐點四百出頭
超值與否就留待各人心證

同樣是生魚片定食
我倒是推薦三牛
就讓照片說明一切




而且價錢居然還比春日便宜
不然也可以試試延吉街的金魚
店主是春日出身的師傅
在菜色的精緻度上都相對的提升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西門萬年大樓

現在到西門町是一種折磨
但為了金馬影展還是得走
影片結束三點剛過
想吃點小食幾步就到萬年大樓
年少時如果口袋還有幾塊錢
就能在看完電影後吃碗甜不辣
再喝上兩三碗湯
老闆娘有時候在加湯時還附帶一塊蘿蔔
當年沒有捷運沒有地球暖化
坐公車時還有車掌小姐吹哨剪格

但除了甜不辣以外的幾家店
金園排骨、瓊芳居以及老山東
就超出我的能力範圍
當時瓊芳居的涼麵是約莫三碗甜不辣的價錢
有機會我一定要吃一次!
心裡動了貪念
更糟的是我開始想要一個坦克模型
鋌而走險
我偷了家裡的錢興沖沖地來到萬年大樓
買完模型再把三家店吃了一輪
這樣的初體驗換來毒打一頓

如今瓊芳居鋪位依舊但人去樓空
老山東生意不惡
麵條雖然少了點筋性
但還是能吸引人
可惜小菜調味過重
炸醬只有鹹味少了香氣
如果不吃牛肉記得乾拌麵請店家不要加肉湯

豬皮凍可試
而當年的我喜新厭舊
吃過北方館子的羊糕跟梨山芹菜
就很少再回頭了
水餃變的普通
我也成了坐在角落默默剝蒜的中年男子
當年沒有滿街的茶飲店
提起蔣介石腰桿還要打直

至於甜不辣其實也就是懷舊滋味

但天婦羅切片再炸實在多此一舉
到南美咖啡喝杯冰釀

不遠處有人正在午寐
南柯或是黃梁
都只是夢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