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Pages

Links

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賣麵炎仔

城市中日式拉麵正流行
名店前的排隊男女或嬉笑或依賴著通訊軟體與世界同步
吃完打卡po臉書
這是潮生活的元素
在地的麵沒什麼可變
只求口味一致而不走上叉路
每天起早開始熬湯
大骨下鍋順帶將多樣切料川燙
三層肉加上豬內臟
透抽鯊魚煙
而麵條有白也有黃

賣麵炎仔每天都很熱鬧
早上十點半左右開始營業
匯流的客群目的都很單純
就是吃飽走人
無論內用外帶都得先跟大姐落單
有飯有麵
黑白切任君豐儉

想吃限量雞血得早來
過了十一點得看機緣
切雞還有燒肉是熱門品項


如果你勇於冒險
店前鐵椅就怎麼也得搶一張來坐
你得小心穩住千萬別隨意後移
不然跟斗一翻不知道多少雙眼睛都看著你
少東手起刀落維持出菜的tempo

外帶的客人就在你耳後喊著:三碗麵 半隻歸 燒肉一百
運氣好隔壁坐著江湖氣息的大哥
我堆起笑臉說:大a 拍謝!手才敢伸向筷桶!
大哥沒回應
忙著吃麵喝湯誰會有空?

要是一樓無座就得往上走
二樓的風景就多了些混亂跟不知所措
地板黏膩
桌上的殘留等待著清理
而定睛一看才會發現自己坐在神明桌?
工作人員端著托盤上樓
才驚覺別桌的菜色你也想來上一口
如果你不喜歡在拉麵店前排隊
不妨來嚐嚐膨皮在麵湯裡的滋味
食物與靈魂都需要溫度
但不一定需要潮生活的元素



台中 五春

近年來老宅咖啡的氾濫已經讓我對於這類的店家產生排斥感
體用之間的混雜加上商業化讓很多老宅呈現刻意的滄桑
所以當走入台中五權西一路的小巷
我完全不抱任何希望
五春
這是店名應該也是同音
拉開門
夏日週間的午後很清靜



店主正和一名女客談事情
只跟我說有空位都可以坐
直接在吧台坐下而這可是搖滾區



牆上只有甜點的名稱
看不到很多有關咖啡的文字
頭才一轉
眼前多了一杯坦尚尼亞
店主說沒有menu, 他煮什麼就喝什麼!
應該不是AAAAA的豆子
但是烘的好帶有微微的酸淺淺的香
沒有機器也不手沖
這裡完全使用syphon去尋找水與咖啡粉相遇的溫度
同一壺咖啡隔水降溫就有不同的風味
喝完坦尚尼亞接著是肯亞
 
水在沸騰時有人入店
是個年輕的熟客很自然地坐在吧台前
有趣的是他穿著streamerT-shirt
水上行入壺與咖啡粉混合
只要沿著壺緣刮撥著便有香味溢出
離火逆流
虹吸原理的實演讓周遭變得專注沈默

原來熟客是水果批發商
家裡面還有營業用的咖啡機
我們聊著西瓜的產地
聊著信義鄉的梅還有紐西蘭的櫻桃
吃了一個檸檬塔
酸度頗強的甜點
不過我喜歡
喝到第六杯是該停下來出去走走了
結賬總共350
到底是怎樣計價的我還是弄不清楚

五春
在台中的巷弄內
可以來喝咖啡
至於喝幾杯?
答案並非絕對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齊東詩社 苦楝咖啡

年少時曾對自己的職業有過憧憬與幻想
那時候還愚蠢的以為可以在孔雀牌稿紙上討生活
後來才發現柴米油鹽跟理想之間並非只有一線之隔
除了留下愛慕女生的青春記憶外
我跟詩之間的距離變成難以逾越的河

齊東詩社正好有展覽
脫鞋入內
在日式的老房子內回顧詩人的喜悲


詩是一種語言一種感情
可以抽象也可以寫實

這次的詩稿中有著原住民語以及台語詩、客家詩
還有周夢蝶


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世代有多少人聽過他?

旁邊有剛開沒多久的苦楝咖啡

大概是受到些法令的限制
室內空間只有一張桌還有牆邊的三個座位
我座位上方就是空調風口
室外空間也很詭異


工作人員都很和善
飲料甜點都一般



這 次 我 離 開 你 , 便 不 再 想 見 你 了
念 此 際 你 已 靜 靜 入 睡
留 我 們 未 完 的 一 切 , 留 給 這 世 界
這 世 界 , 我 仍 體 切 的 踏 著
而 已 是 你 底 夢 境 了 … …”

鄭愁予的賦別,到現在我都還記著
不知道現在還能不能買到孔雀牌稿紙?
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再提筆寫出年少的相思?




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

桃園龍潭:碰甘

地方有點隱秘的自宅店


店內供餐不過強項應該是烘焙
點了420的蔬食套餐還有180的綠光(蛋糕名稱)
這樣的價位在這地區偏高
才剛坐定看見牆上的藍帶證書
但是看不清楚哪個等級
南瓜湯為求自然並沒有加 cream
清淡了點
早午餐的擺盤

不過完全感受不到藍帶的功力
麵包好吃略帶筋道
只是應該可以多花點心思
一坨果醬與沙拉熟菜擺在一起
而客人只有一刀一叉
入口的味覺有點混亂
蛋糕也好

來買麵包與甜點即可